最新消息
醫療新聞
921震出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20年的災變家庭何去何從?
2020/9/2921大地震後,「921心理創傷高風險兒童心理支持系統」20年間持續追蹤受災家庭,發現1/3的家庭至今仍受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影響,如焦慮、憂鬱、失眠等。
無輻射免吃藥健保有給付 導管電燒根治幼童心律不整
2020/5/21無輻射心導管治療可以根除病患心律不整的病症,完全避免掉傳統X光透射導管治療會暴露在輻射線下而有罹患癌症的風險,今年3月起健保新增給付後,家長因此可以節省這筆醫療開支。
六歲女童長胸部 原來是性早熟惹的禍
2020/2/116歲女童在右胸部乳暈下方發現有腫塊,透過西醫的特殊檢查,診斷為「性早熟」。五年期間,「兒童生長發育中西醫聯合門診」給予病童長期治療,西醫注射青春期抑制劑(GnRHa),中醫給予延緩青春期與骨齡成熟的藥材。治療至今,女童現在11歲,性徵表現屬於正常青春期範圍,身高也還在持續長高。
傳統菸品與新興菸品不會告訴你的事
2019/12/301881年工業革命讓捲菸機與包裝機問世引發菸品的全面盛行,直到1964年美國發表第一份菸害白皮書後,才啟動全球拒菸行動,1987年世界衛生組織(WHO)公佈:紙菸含有39種致癌物質,2011年更新為69種,目前已經發現高達93種。
念書靠自己 世間沒有聰明藥
2019/9/9有些學生可能會藉著服用所謂的「聰明藥」來準備即將面臨的各種考試,食藥署指出,市面上被稱為聰明藥的有3種藥物,包括Adderall、利他能、普衛醒錠。這些藥主要是用來幫助過動症患者,使其提
開學症候群!青少年憂鬱焦慮恐惡化 醫:給孩子適當「空間」
2019/8/21暑假進入尾聲,求學階段的學生們,將邁向下一個階段,但醫院門診中發現,不少原本就有焦慮症或憂鬱症的孩子們,在新學期來臨時症狀再次惡化。兒童心智科醫師建議,家長需給孩子適當空間
好不想上學喔! 孩子的開學症候群又來了
2019/4/2「開學症侯群」,也就是孩子暑假生活作息比較混亂,開學後容易產生急躁和焦慮的情緒,上課時也不專心,以及對學業提不起勁等等。家長或老師很可能因為不認同孩子的表現而加以責備,常造成親子和師生間的磨擦。這樣的適應障礙通常在開學後會維持約兩週的時間。
治療兒童強迫症 別讓它陪著孩子長大
2019/2/22根據統計,大約半數的成人強迫症患者在兒童時期便會出現強迫症相關症狀,若未及時接受適當治療,不只會影響社交、家庭互動及學校學業的表現,強迫症狀還會延續到長大成人,造成更多功能上的損失。並且,大約有4成的強迫症患者,症狀會持續而變為慢性化。
我的孩子真的開始發育了嗎?
2019/2/12女生的青春期是以乳房發育為第2性徵的開始,初期常常會因兩側不對稱而引起家長過度焦慮,此時也會伴隨著身高的快速成長(平均每年約成長8公分),再隔半年至1年後,就會長出細而直的陰毛,平均2年至2年半待胸部發育後,初經來潮。